查看: 78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姓杂谈] 蔡昉:警惕经济逆熊比特化

[复制链接]

52

主题

112

帖子

5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62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6 07:40: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次我们想谈实体经济和中国制造业的想法。跟大家不太一样的是说我研究的问题都比较宏观一些,仅作为一个背景,我的题目是中国制造业如何行稳致远。

  作为一个开场白,我们最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关于制定“十四五”和2035远景目标,随后我们也出台了规划纲要,这个纲要对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在不同的地方有很多重要的表述,我就不一一念了,相信大家也学了很多。
此处为隐藏着更精彩的内容,如果您想查看隐藏的内容,如果您想查看隐藏的内容,绑定微信账号、关注本站公众号即可查看,点击绑定微信账号,这些提示文字都可以在插件后台设置哦~~

  因此大家产业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在这个方面有一个优势,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全的产业分类,一位数的分类,二位数分类我们是最全,意味着我们在不同的产业中,不同的价值链环节,以及不同的生产要素各自具有比较优势这样就应该紧紧嵌入到全球的产业链当中,在每个环节都有我们的存在。这是我们中国制造业新优势所在。

  第二个,我们知道过去产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得到发展遵循一个所谓的验证模型,就是像大雁一样,最早有个领头雁,过去是日本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心,转到了亚洲四小龙,到了我们沿海地区,是不是到孟加拉去了,到非常去了?不全是,中国的差距比较大,因此说我们把国际版的验证模型变成了国内版,也就是说从海外进来的,我们会在沿海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继续延伸。这个趋势是我们沿海地区制造业还有新优势。为什么呢?我的传统制造业没有了,转到中西部地区。这个趋势已经发生了,但是我们观察了几年之后,发现沿海地区还能重新赢得新的优势。为什么呢?因为产业特别制造业在哪个地区布局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第一个是成本效应,你有没有充分供给的劳动力比较便宜,这个我们沿海地区很显然在丧失。第二个因素是规模经济效应,或者叫聚集效应,这些我们还强着。成本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两者之间交叉起作用。
此处为隐藏着更精彩的内容,如果您想查看隐藏的内容,如果您想查看隐藏的内容,绑定微信账号、关注本站公众号即可查看,点击绑定微信账号,这些提示文字都可以在插件后台设置哦~~

  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有两点,第一我们在这个时候既要创造也要破坏,但是能否真正做到创造性破坏,必须有好的社会政策兜底。也就是说企业可能会从保持就业的角度,要求保护。地方政府也担心,也不敢随便让这些企业退出死亡,因为他还是关注就业。但是关注就业还保护落后,我们不要保护产业如果他过事,不要保护岗位,如果他非要走。我们保护人,不要在企业层面,而要在社会层面。在社会层面把人保护得越好,有底越充分,我们越有信心拥抱创造性的破坏。这个图显示OECD国家实际上他们的社会支撑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是成正比关系的。
此处为隐藏着更精彩的内容,如果您想查看隐藏的内容,如果您想查看隐藏的内容,绑定微信账号、关注本站公众号即可查看,点击绑定微信账号,这些提示文字都可以在插件后台设置哦~~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
  • 手机版
  • 手机版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GMT+8, 2025-4-4 10:24 , Processed in 0.115507 second(s), 27 queries .

置顶 菜单 收藏 二维码 客服 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